我们来到这个世界,生不带来,死不带走,唯一留下的是这一生的过程体验。因此珍惜当下,不用懊悔过去,也不必焦虑未来。
但这并不意味着是享乐主义,虽然会带来眼前的快乐,但长远来看却是空虚乏味的。也不是另一种勤劳吃苦的极端,过于追求未来的快乐,却承受着现在的痛苦。还有一种无欲无求类型,既不享受现在,也对未来不报有任何期望。
而我所追求的幸福是,享受当下,同时我当下所有的行为会让我的未来更幸福。
这种追求往往来源于大灾大难后的顿悟,来源于更好视角对生活的认知。
有钱并不等于幸福。幸福和钱的关系在前段有直接关系,一旦钱超过日常需要后,其关联性就不大。时间上的富裕往往比物质上的富裕更容易让我获得幸福。
一些日常提高幸福感的方式
- 听自己的喜欢的音乐
- 看自己喜欢的电影和电视剧。
- 看过去的照片。可以将过去开心和幸福时刻的照片存在手机的相簿中,手机每次解锁随机展示某个照片。
- 吃小时候喜欢吃的零食
- 泡一个热水澡
- 鸭脖+吃鸡
- 梯子
自己
- 自洽
- 不要去改变别人,尤其是那些听不进去话的人。
- 增加想做的事情,减少不想做的事情。
- 简化生活
- 少看抖音、微博、Twitter
- (花有重开日,人无再少年)活在当下,人生有太多的不确定,把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,每一顿当作最后一顿
- 欲买桂花同载酒,终不似,少年游
- 压力与焦虑
- (大丈夫行于乱世,当光明磊落,即使处于逆境,也当屈身守份,以待天时,不可与命抗争也。)人的痛苦源于对过去的悔恨和对未来的焦虑
- 焦虑的本质是对未来的失控
- 浮躁的本质在于想跳过过程拿结果
- 偶尔焦虑可以,长期焦虑需要尽快脱离环境,避免不可逆。(一杯水多重不重要,得看拿多久,拿的太久就会损伤手臂)
- 对未知的焦虑,就去理清他,做好各种准备
- 一些物质层面缓解焦虑方法:精油、暖饮、热水澡、身体乳霜、翻看历史美好时刻的照片、专注做好一件事、用清单记下后续要做的所有事情、冥想、分散注意力、打扮下自己、告诉自己都会过去的、好好睡一觉、接受不可控、看看喜剧/电影,听听音乐、见见朋友、运动
- 专注当下可获得内心的宁静和解脱
- 学会倾听和共情
- 情绪化往往会带来不好的结果,冷静和理性是一切的基础。
- 对外外人和家里人用一套标准要求。
- 平等、共同成长、亲密
- 伴侣
- 我们到底希望找一个什么样的伴侣共度一生?很多人的排序是年龄、漂亮、学历、家庭、财富等,但却对最重要的这个人本身的素质却往往没太多要求。
- 坦然面对感情关系,问问自己对这份关系的感觉如何?哪些部分感觉良好,哪些部分需要改进?也同样问问伴侣,对比下答案。
- 工作
- 和比自己成功的人一起工作。
- 远离下列这些人,没有例外。
- 不正面提出问题,总是在背后讲坏话。
- 不尝试解决问题,抓到问题就要借题发挥。
- 到处都能听到对方的问题。
- 朋友
- 和比自己快乐的人一起玩耍。
- 经常给亲人打电话。
- 长期与核心朋友保持联系。
- 远离让自己不舒服的人
- 基层高压群体:不要和快递小哥/网约车司机现场争吵;
- 人品/价值观有问题的朋友
- 网络喷子:匿名性/不用承担责任/习惯好辩/无知者无畏/不讲逻辑/不思考/缺乏独立思考。
- 人是有多面的,不能给某个人定义为好人和坏人,好人有坏的时候,坏人也有好的时候
- 避免比较。